顯示具有 知識管理,源流管理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知識管理,源流管理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09年5月23日 星期六

必要之惡

流道管理中堵塞的高速公路,擠滿了車輛,如同生產線上的庫存,也像是人身上的贅肉,人身過於臃腫,體態就不輕盈,必須加以精簡,才會精敏靈巧。企業亦同,必須瘦身、去除庫存,精敏的企業才有辦法應付快速變遷的環境。

但一般的企業人士,常誤認庫存是安全的保障,為了應付緊急的狀況,不得以才準備「安全庫存」。其實這剛好相反,是因為公司體制不好,所以才須要準備安全庫存。豐田公司很早就認為,安全庫存這種「必要之惡」,是遮醜的工具,它把公司的缺陷全都遮住了,因此他們極力去除庫存,找出該改善之處,來健全公司的制度。

其實在我們的社會中到處都充滿了「必要之惡」,警察、法官、律師、評論家、統治者這些人都不事生產,只會要求別人的人,嚴格說他們並沒有對社會產生任何附加價值,是因為社會有不良的事務,所以才需要這些人。治理社會應正本清源,由家庭教育,學校教育開始去做,而不是增加上述的必要之惡。

企業亦然,品質不良就增加品管人員,員工表現不佳就增加主管,部門間溝通不良就增加專案經理或特助等人物,其實這些人都是企業內不事生產,僅會叫別人交報告的必要之惡。企業內當然須要擠牛奶的人,但若擠牛奶的人太多,生產牛奶的母牛不堪其擾而離去時,企業反而會損失更大。

新產品開發流程中為了迴避風險,通常會設置「關卡」從事設計審查的工作,這是應該的。但「審查」和「品管」一樣,都是不會產生附加價值的工作,同屬必要之惡。因此「審查」越少越好,就像有些公司推動「免檢」制度一樣,應採「源流管理」的方式,由產品開發的源頭著力,使設計不良減少發生,這樣自然地就可減少「審查」的次數,降低開發的成本。

「前端創新」是新產品開發流程的源頭,也許我們下次應好好的談談「前端創新管理」。但在本文截止前,特別建議企業的研發主管應致力推動「研發知識管理」,訂定研發標準、Design Rules等讓同仁遵循,並建立產品平台(Product Platform)、模組化的產品設計架構,同時要求使用標準件、共用件等,這些措施都是「源流管理」的動作,它不但可以降低產品設計的錯誤,減少設計審查的需求,同時也可提高研發的生產力。當然研發的必要之惡還有很多,這就待大家共同去發掘,並共同努力去把它消除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