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風暴下,全球不景氣,消費者緊扣荷包,但無印良品的營收並沒有受到影響。其實該公司自1983年在東京設立第一家店開始,就一直以「有道理的便宜」為口號,他們反對設立品牌,認為省下品牌的相關開銷,就可以省下三成的成本,同時在商品開發過程中,嚴選素材與包裝簡單化,省下不必要的開支,以低廉的價格提供顧客質優的商品。但為了擺脫「廉價品」的負面印象,他們設立探究生活美學的諮詢委員會,由公司外部七名經驗豐富的創意、家飾設計師嚴格把關,每件新商品都必須經過他們的過濾,才能上架販賣。這是「無印良品理念」強調不單靠感性的經營方式,不加矯飾的生活美學,所以能成功的根本原因。
日本泡沫經濟出現後,消費大眾不得不追求「符合自己能力」的生活,無印良品這種簡樸並重視實質,符合禁慾主義,並富時代感的商品 ,吸引了為數眾多的忠誠支持者,也形成成長無上限的「無印神話」。但這種神話卻反而形成一個災難,無限制的擴充加上與百圓店等的競爭,使無印逐漸失速,降價競爭的結果,使得「對品質的堅持」這個無印良品在顧客中最好的形象變得薄弱,而且與顧客的心漸行漸遠。
2001年他們開始痛定師痛、決心改革,在商品的革新部分,首先他們更換半數的設計部門員工,並聘請外界設計公司合作,以尋求新的創意。同時也活用網路與住家觀察來開發新產品 ,他們先訂定主題,然後向網友募集意見、加以統整,並挑出方案讓網友投票,選出最想要的商品。然後畫出設計藍圖,並再舉行投票,做出樣品。等到決定規格與價格後,便接受顧客的預定,一旦達到最小生產量,便正式進行商品化。這套運用網路與顧客共創的新產品開發程序,不僅迅速而且有效,與美國產品開發管理協會所提倡的「資訊加速(Information Acceleration)」理念相同
,而且為該公司創造了不少熱門商品。
2003年又進行全新的商品開發法,他們思考「無印良品是日本文化所蘊育出來的商品,假如拿到世界各國去,一定會有不同的想法出現。」,於是提出「World MUJI」的概念,邀請世界各國的名設計師來重新發想,但仍堅守無印良品的生活理念。該公司社長說:「這是配合時代的變化,對無印良品基本理念『有道理的便宜』的補強」,到了2006年,他們推出了213項商品。同一時間他們也喊出「Found MUJI」的口號,收集世界各地經過長時間發展出的實用「生活必備品」,由這些日常生活用品中學習,再依照無印良品的基本概念發展成新的商品。經由「本土商品全球化」以及「全球商品本土化」這兩種模式運用的結果,他們有了「全球無印良品」的優勢,他們結合日本、歐洲、亞洲的同事,一起開發全球性的商品,並獲得如德國iF等的世界級大獎。
無印良品一直追求「簡約無華」的概念,像是在製程中節省能源、產品價格實在、設計造型簡單、質地自然…等。他們永遠指向生活中「基本」和「平實」的方位,將簡單好用的生活良品,獻給全球的消費者。無印良品也讓顧客獲致了莫大的心理滿足,重新定義了「平實好用」的真正價值。他們的「簡約無華」,以及運用全球資源和顧客共創的方式,無疑是他們成功的原因。希望台灣將來也有這種像無印良品一樣,一直堅守自己理念的公司。
本文整理自:度邊米英著,麥盧寶全譯,無印良品的改革,小知堂文化出版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