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2月15日 星期日

Eee PC與破壞性創新

電腦的產業史就是延續性(Sustaining)科技與破壞性(Disruptive)科技不斷演化的結果,大型主機廠商為了討好既有的客戶,逕往高階的電腦發展,不屑一顧低階Mini型電腦的成長,結果被後者所取代,同樣的歷史又重演,Mini級電腦又被PC所取代。這是創新者的兩難一書作者哈佛大學教授Christensen在該書中說明,優秀的企業、良好的管理為何導致失敗的經典案例。

MIT教授所提倡的OLPC概念被華碩以Time to market理念率先實現,華碩並沒有到第三世界去賣Eee PC,但強調「低成本、新市場」的差異化優勢,確有破壞性創新的影子。難怪哈大的C教授,會邀請施崇棠先生到學校講課,分享成功案例。

華碩說明「Eee」代表簡單(Easy)、優越(Excellent)、驚喜(Exciting)的產品特質,並再開發出 Eee Phone,EeeTV等新產品,華碩並未一昧的討好原有的顧客,勇敢的扮演First Mover,跳入一個未知的新市場,以避免象全錄、IBM、Digit等電腦先賢們,不屑低階產品的慘痛經驗。雖然在改變的過程中,過於自信,但仍值得欽佩。

後記
破壞性創新與延續性創是NPDP考試,產品策略中一個重要的觀念,請閱讀「創新的兩難」一書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