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月31日 星期六

Why 研發知識管理?

問:本公司研發人員離職率高,雖然公司依市場行情給這些專門技術人員較高的待遇,同時也有分紅入股的的制度,但仍然無法讓這些專業人員久留,請問應如何處理?

答:新一代的年輕人工作倫理與從前的人已大為不同,他們在金錢方面的壓力較輕,因此公司提供的工作誘因也必須有所調整。典型的年輕人「忠於工作,而不忠於組織」,挑選工作首先是看此一工作是否為興趣所在,將來性、成長性與挑戰性如何?然後才考慮待遇的問題,所以雇主在指派工作時不能僅由公司的需求來做考量,必須以雙贏的方式思考,讓員工可以接受。同時提供員工學習成長的機會與空間,這樣員工才可能久留。另外,企業也必須把專業技術人員的流動性視為「常態」而不是「病態」,病態改正即可,常態則必須訂定制度來因應。

既然,將來技術專業員工的工作常態是「逐水草而居有如遊牧民族」,企業就要考量,如何讓這些遊牧民族一進到公司或一轉換工作,馬上就可進入狀況,貢獻所學,同時在公司短暫的任職期間,留下他的軌跡,將其經驗與知識留傳,使公司的技術實力得以持續成長。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就說:「管理之道不在管人,而在管理知識」,遊牧民族難管,但可以用知識來經營他們。一家企業若知識管理做得好,使他們一入公司就覺得滿室的書香,有取用不盡的技術資源,那他們就有如牛馬見到滿山的沃草,可以盡情的奔馳於山水之間,留在這裡長期的奉獻自然就可以期待。

研發知識就是公司的核心技術知識,也是公司最值得做知識管理的地方,做研發知識管理應由研發流程切入,進行技術知識盤點,加以明確的分類,並運用資訊科技建立「數位圖書館」,使知識的分享容易達成。由研發流程切入建立知識管理系統可使知識管理和日常的工作結合,讓知識的留傳在工作中不知不覺的完成,避免員工抗拒。研發工作很重視拹同作業,依照產品生命週期所收集累積的知識庫,是提前參與(early involvement)的基礎平台,知識庫加上資訊科技形成的知識分享環境,使科技人員自然的產生對話,討論研發工作,那就是企業界所追求的「協同開發」或是「產品生命週期管理」。總之因為研發知識管理系統的建立,研發知識的分享,使得「協同」「同歩」等研發作業真正的呈現,企業所要的縮短產品上市時間(Time to Market)也才可以達成。所以我們建議企業應盡速的建立研發知識管理系統,以因應常態的游牧技術專業員工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