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產品開發創新管理 實務
產業競爭劇烈,傳統以品質、成本、速度為主軸的連續改善方式,已不足以打造企業的競爭力。企業面對挑剔的消費者以及快速的技術革新趨勢,必須推動「加速創新」的工作,以掌握市場先機,賺取高額利潤。
新產品開發是企業價值鏈的最前端,它影響價值鏈後續各階段的工作成效。時程延宕、品質不佳、成本居高不下,這些問題有80%都可由產品開發來解決。俗話說「打蛇打七吋」、「頭若過身子就可以過」,因此我們認為改造企業必須由價值鏈的最前端「新產品開發管理」著手。
據此我們比照歐美日先進企業的作法,特推出三帖藥方即「產品開發基本知識管理、產品策略與前端創新管理、打群架與速度競爭力」等三系列課程」。為達實務研習效果,我們以個案解析、檢核表(Check List)、影片 以及實務案例演練等,雙向溝通的方式上課,並安排具備產業科技實務經驗豐富之專家進行課程講授,期望透過此系列課程,直接協助企業提昇產品創新的實力,以加速提昇企業市場競爭力,進而成為跨世紀頂尖的企業。
本系列課程詳細內容如下表,本課程特別針對新產品開發相關部門主管、產品經理、開發專案負責人、研發工程師等設計。
電話:0935738588
e-mail : taiminchen@gmail.com
A 系 列:「產品開發基本知識管理」
場次
|
A1
|
A2
|
A3
|
時間
|
09:00-16:00(6小時)
|
09:00-16:00(6小時)
|
09:00-16:00(6小時)
|
主題
|
新產品開發流程管理
|
新產品開發專案管理
|
產品開發知識管理
|
課
程
大
綱
|
一、新產品開發管理架構
二、新產品開發步驟及流程
三、流程品質與風險管理
1.階段與閘管體系
2.設計審查與 C-System
3.第三代開發流程的信
念
四、設計審查制度的推動
1.設計審查的目的
2.設計審查小組的任務
3.設計審查在開發流程
4.設計審查查核表
5.設計審查文件管理
五、新產品開發績效的評量
1.設定績效指標的好處
2.設定評量指標的考量
3.開發流程的評量指標
4.如何選擇績效指標?
5.建立評量方案
6.檢討並改善評量計畫
|
一、新產品開發專案體系
1.新產品開發管理特質
2.ISO與專案品質管理
3.專案成功關鍵因素
4.快速開發的具體做法
二、開發專案管理之展開
1.開發專案管理目標
2.專案領導人之遴選
3.開發專案團隊建立
三、專案管理之執行
1.專案管控技術與工具
2.專案時程管理
3.資源分派與瓶頸解決
4.專案流程阻塞的解決
四、開發專案績效之評量
1.專案績效評估指標訂定
2.專案失敗因素探討
3.開發經驗之傳承
|
一、基礎知識管理介紹
1.知識工作者特質
2. 知識循環與知識淬取
3.知識管理架構
4.知識管理導入策略
二、研發管理與知識管理
1.研發知識加值流程
2.研發日誌與知識淬取
3.設計基準與知識傳承
4.研發流程與知識管理
三、研發知識管理系統建置
1.研發知識地圖案例
2.CANON知識管理系統
3.研發知識平台的規劃
4.擬訂知識文件流程
四、研發知識管理案例介紹
1.以流程推動知識管理
2.開發KM平台建立步驟
3.案例系統與作業說明
4.工作項目與實施進度
5.知識管理績效評鑑
|
課程
資訊來源
|
1.美國新產品開發管理協
會
2.日本能率管理管理顧問
|
1.美國新產品開發管理協會
2. Crawford & Benedetto,新產品管理
|
‧ 日本知識管理協會
‧ IBM、國內企業案例
‧ 創新求勝-野中郁次郎
|
參加
對象
|
‧ 開研發主管或工程師
‧ 專案負責人、產品經理
|
‧ 企劃、開發部門
‧ 專案負責人、產品經理
|
‧ 高階經營層或幕僚層級
‧ 開發主管或工程師
|
課
程
效
益
|
‧ 構建新產品開發體系
‧ 新產品開發流程合理化
‧ 建立完善設計審查制度
‧ 減少工程設計變更
|
‧ 提升開發專案執行品質
‧ 有效掌控開發時程進度
‧ 確保專案成本有效管控
‧ 提升開發專案成功機率
|
‧ 建立開發知識管理制度
‧ 經驗傳承與知識分享
‧ 聰明複製提高開發生產力
|
B 系 列:「產品策略與前端創新管理 」
場次
|
B1
|
B2
|
B3
|
時間
|
09:00-16:00(6小時)
|
09:00-16:00(6小時)
|
09:00-16:00(6小時)
|
主題
|
產品創新策略的制定
|
新產品企劃實作
|
創新產品概念
|
課
程
大
綱
|
一、使命願景價值觀與經營策略
二、產品策略類別
1.Miles and Snow Types
2.Cooper的五大策略
3.核心策略願景
三、產品平台策略
四、持續式與破壞性創新
五、精簡創新與複雜度管理
1.豐田產品創新案例
2.德式複雜度管理
3.飛利浦極簡設計
4.賈伯斯的簡單
六、產品地圖、技術地圖的
製作
七、開放式創新
|
一、新產品企劃之重要性
二、資訊的收集
1.產品、技術、市場競爭
情報的蒐集分析
三、訂定企劃主題
1.掌握目標市場的動向
2.實地調查當地的觀點
3.消費者的研究
四、產品概念的發展
1.產品概念發想
2.產品概念表實作
3.產品概念驗證
五、企劃書的內容與項目
1.產品在事業上的定位
2.商品訴求力
3.新產品導入課題
|
一、產品概念創新的重要性
1.QCD不再是企業的競爭力
2.如何避開死亡之谷
二、前端創新模式說明
1.機會、點子、概念定義
2.非邏輯性的不斷嘗試
3.偶然力的形成
4.
洞見:消費者不用知道自己需要什麼
三、新產品概念發展模式
1.IDEO公司手法
2.丹麥CIID手法
四、開放式創新
1.P&G、LEGO等案例
五、結語
|
課程
資訊來源
|
1. 英國劍橋大學
2. 德國Aachen大學
3. 美國創新洞察顧問公司
|
1. 日本理光公司
2. 日本V-Management顧問公司
|
1. 美國新產品開發管理協會
2. 哥本哈根互動創新設計學院
|
參
加
對
象
|
‧ 高階經營層或幕僚層級
‧ 企劃、研發、行銷主管
‧ 產品經理
|
‧ 高階經營層或幕僚層級
‧ 企劃、研發、行銷主管
‧ 產品經理
|
‧ 高階經營層或幕僚層級
‧ 企劃、研發、行銷主管
‧ 研發工程師、產品經理
|
課
程
效
益
|
‧ 訂定公司長期的產品策略
‧ 產品策略能配合市場的變化
‧ 挑選對的產品進行開發
‧ 有利形成策略共識
|
‧ 學習如何研擬新產品企劃書
‧ 強化新產品開發企劃方法
‧ 提昇新產品開發成功之機率
|
‧ 強化產品經理本質學能
‧ 有效提升新產品開發效能
‧ 提升新產品開發成功機率
|
C 系 列:「打群架與速度競爭力」
場次
|
C1
|
C2
|
C3
|
時間
|
09:00-16:00(6小時)
|
09:00-16:00(6小時)
|
(6~12小時)
|
主題
|
全球協同與快速開發
|
產品經理制度
|
設計卓越化
|
課
程
大
綱
|
一、全球協同與企業價值鏈
的整合
1.打群架的年代
2.協同合作的重要性
二、協同開發的類型
1.與客戶的協同
2.與供應鏈的協同
3.內部的協同開發
三、快速開發的效益
1.快速開發的做法
‧
流程改造
‧
價值溪流分析
‧
狼性組織
2.同步工程實施方法
‧
流程同步
‧
資訊同步
‧
組織同步
‧
供應鏈同步
四、產品生命週期管理
五、TOYOTA案例說明.
|
一、前端創新看產品經理角色?
二、產品經理的工作演進
1.產品經理的誕生
2.產品經營管理的演變
三、產品經理與各部門的關係
1.產品經理和行銷關係
2.產品經理與研發關係
四、產品經理的工作特質
1.產品經理職能模型
2.產品經理人格特質
五、產品經理的職責與任務
1. 年度、日常、專案職責
六、案例:HP、3M、日清
七、產品經理的實務工作
八、產品經理制度的優缺點
九、如何建立產品經理制度
|
一、設計卓越化的重要性
二、易裝配設計的基本原則
1.10項原則圖例講解
2.DFA原則複習與考試
三、設計卓越化實例探討
1.IBM 實例影片討論
四、分組實作與討論
1.拆解分析自家的產品
2.重新設計產品
3.討論成果報告
五、因應自動化的產品設計
1.自動化在設計的差異
2.自動化的設計原則
六、企業的設計易製化案例
1.Hitachi 公司案例介紹
2.日本Pioneer 案例介紹
3.台灣電子廠案例介紹
七、美國BDI的DFMA介紹
1.BDI methodology
2.DFMA評分表案例實作
八、如何推動設計卓越化
|
課程資料來源
|
1.新加坡科技創新研究所
2.美國PRTM顧問公司
3.美國密西根大學
|
1.美國新產品開發管理協會
2. Linda Gorchels,產品經理的第一本書
|
1.美國BDI公司
2.日立生產技術研究所
3.日本自動化推進協會
|
參加
對象
|
‧ 高階經營層或幕僚層級
‧ 研發主管或工程師
‧ 專案負責人、產品經理
|
‧ 高階經營層或幕僚層級
‧ 研發主管或工程師
‧ 專案負責人、產品經理
|
‧ 研發主管或工程師
‧ 製造工程師
‧ 製造主管
|
課
程
效
益
|
‧ 縮短新產品開發時程
‧ 建立協同開發體系
‧ 促成部門間的協同合作
|
‧ 建立產品經理制度
‧ 產品經理的職責與任務
‧ 提升新產品開發速度
|
‧ 縮短開發量產上市時間
‧ 減少工程設計變更
‧ 大量降低製造成本
‧ 確保新產品生產品質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