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RIZ/QFD/VA/VE都是邏輯性的推理,也是工程師的思維,這些
工具引導工程師深入思考,企圖在產品開發階段達成更佳的效
果,在某些方面確實有一些效果。
但當運用它們時,都是自家人關起門來討論,沒有出去外面面
對顧客或產品的利害關係人,無法體驗、洞察顧客的潛在需
求,也沒有辦法去發掘顧客的甜蜜點和痛苦點,更沒有企圖重
新定義產品的概念。
所以這些工具僅能做產品的改良,無法產生突破性的產品,更
不可能有破壞性的創新。當企業在做OEM/ODM生意時,運用
這些工具可以對產品功能進行微調,也可降低產品成本,穩住
企業原有的步調。
若企業想要調整原有經營模式,例如一、二個月前,鴻海董事
長郭台銘先生,在印尼巴里島APECS會議時宣稱,該公司要由
原來的ODM經營模式,轉變為IDM(Innovation Design
Manufacturing)模式,這表示該公司準備發展自己的產品,也
就是自己進行前端創新工作,發展自己的產品概念,設計、製
造完後再賣給顧客,以獲得更高的利潤。
這種經營模式的企業,就必須調整原有的工程師理性思維,用
互動、體驗等的方式,去獲得消費者的潛在需求,再用感性、
直覺的方式去獲得使用者喜好的產品概念。所以上述的理性工
具就必須等,新產品概念出來後,才能接續著使用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