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3月31日 星期六

也談站著工作

最近媒體不斷的報導日本企業站著工作,不僅在生產線,而且包括白領辦公室,全員站立,並以日本著名企業CANON為例來說明它的好處。其實站著工作,遠在80年代豐田汽車推動看板管理時,就已流行。豐田式管理建置U型生產線時,就要求作業員必須站立作業。因為生產有如戰鬥,自己的前後作業若有狀況就必須互相支援,但若坐著、屁股定在椅子上,移動不易就很難互相幫忙。所以必須要求站立作業,以增加戰鬥性,但要改變員工原有工作習慣,由坐改為站,相當困難,而且有虐待員工之嫌。所以求好心切的日本企業主,就自我要求,廢去自己的辦公坐椅,以為表率,並由辦公室率先推動,再順勢推至生產線。CANON也是推動U型生產線的公司,筆者猜想這是他們站著辦工的源由。

「站立」會增加人與人之間的「互動(interaction)」,而互動則會增進彼此的瞭解,因而促動彼此的合作。日本企業大概深知其中的奧妙,所以會求全員站立工作。互相瞭解在各方面都非常重要,早期軟體被要求「user friendly」,所以軟體工程師悟出「互動設計」的做法,晚近流行創新所以「互動創新」被重視。因為要與顧客「互動」才會瞭解顧客,才能設計出觸動人心的產品。去年台灣某位企業家花了約一萬美元,到美國史丹佛大學的設計學院去上設計思維(Design Thinking) 課程,整週都站著上課,其目的也是為了讓學員領悟「站」與「互動」之間的微妙關係。

軍隊的早晚點名,是紀律與團隊意識的養成,也是一種站立開會的儀式,筆者服完預官役退伍後,進入一家美商公司擔任生產線的主管時,也沿用此一站立開會的模式,每天早晚花5~10分鐘的時間,招集生產線所有人員,站在生產線的線頭,就當天的重要事項討論。這種短時間的會議頗能發揮同仇敵愾、同心協力的效果。

另外筆者研究精簡產品開發管理(Lean Product Development Management)時,發現美國人用 "Synchronizing" 這個字形容站立開會的效果。它的意思是短暫、即時的站立開會,可以讓不同專長的研發團隊人員,同時採取行動,也就是同心協力的功效。只是美國的作者強調此種會議,要配合目視管理,團隊人員站在開發專案的大圖表前,經過主席的說明,與會者比較能體驗突發狀況或後續行動,對整個專案的影響,因而願意齊心配合。

PS. 豐田式管理經美國人的研究後,改用"Lean"來稱呼,日本汽車業的混線生產,美國人也用"Synchronizing"來形容,意思是同一條生產線同時生產不同形式的車子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