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

愛麗絲在鏡中奇緣裏學到的生存競爭法則

英國生物學名家W.D. Hamilton提出「紅皇后原則」(The Red Queen, 典出《鏡中奇緣》),他說無性生殖僅遺傳自體基因,故步自封,易遭淘汰,注定滅絕。有性生殖則因交配、基因重組,使物種迅速演化,子代與親代不同,不容易被鎖定、擊敗,才能永續生存。物種之間彼此競爭,生存的道理就這麼簡單。

鏡中奇緣(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)書中第二章,主角愛麗絲夢中發現,某一個花圃中所有的花都睡覺了,其它的花說「因為人們把花圃裏的土弄得太鬆軟,所以花兒都舒服的睡著了」,這段故事意謂著「舒適的環境,使人鬆懈」。

後來她碰到了紅皇后,紅皇后帶著她跑,而且越跑越快,但令人困惑的是,不論她們怎麼跑,四周的景象好似沒有改變。當她們停下來,卻還在原來的地方沒有移動。愛麗絲提出她的疑惑:「為什麼我們仍在原來的地方呢?」這時紅皇后給了一個非常有禪意的回答:「在這個國度中,盡全力的奔跑,只不過是為了要維持自己在原地而已」。

而這正是生態演化的精髓,在一群互相影響的生物群中,不斷的改變就是要維持自己不變的地位。停止改變的一方,就會在激烈的競爭中淘汰。產業的競爭抑是如此,企業若僅在舒服的環境中,進行無性生殖式的「改善」,絕對無法永續生存。使用破壞性創新(disruptive innovation)讓員工在艱困的環境下工作,力求建設性地大突破或者推動開放創新(open innovation),異花授粉、有性生殖,採取別人的意見,反而是生存競爭之道。

2011年2月9日 星期三

企業軟實力

「軟實力」(Soft Power)的概念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·奈(Joseph S. Nye)所提出來,他認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主要存在於三種資源中:「文化、政治價值觀及外交政策」。馬總統提出台灣要發展四項軟實力:(1)腦的軟實力(發揮腦力,如創新、設計、資訊、科技等);(2)心的軟實力(要心胸寬大,如慈善、志工及愛心活動);(3)眼的軟實力(要視野廣闊,看得遠,看到下一代);(4)身的軟實力(要身體力行,政府部門必須要廉與能)。

對企業來說:「軟實力」是指能使別人願意稱讚、學習、信任、仿效的一種實力,呈顯在企業行為上、政策上、制度上、組織上。台灣已邁入知識經濟時代,有形資產在企業的重要性已逐漸被無形資產所取代。愈來愈多的公司價值,譬如企業配方、管理能力、智財權、客戶關係、品牌等等,雖無法列舉在資產負債表上,但它是企業成功的關鍵要素與長期的獲利能力。因此瑞典萊夫‧艾德文森(Leif Edvinsson)先生稱此種無形資產為「智慧資本(Intellectual Capital)」,並開發出一套務實、可靠的衡量工具--IC Rating™。

其實智慧資本就是企業的軟實力,它的基本評量架構說明如下:
一、企業配方
1.企業配方:企業點子、企業經營模式、企業環境
二、組織結構資本
2.智慧財產:專利、Know-how、自有軟體。
3.流 程:方法、手冊、資訊科技系統。
三、人力資本
4.員 工:能耐(competence)、動力、忠誠、獎勵。
5.管理階層:品質、能力、管理方式。
四、關係資本
6.關係網路:有助滿足公司需求的企業合作夥伴以及其他外界人脈。
7.品 牌:認知、矚目以及區隔。
8.客 戶:形象、關係、忠誠、潛力。

IC Rating™是很強大的軟實力評量工具,其應用情境敘述如下;
1. 企業價值評估:
在出售或收購公司時,IC Rating™能為您提供購買標的的發展潛力以及未來發展的資訊。
2. 標竿管理:
當您想對幾個單位進行比較時(不論是在公司內部、還是在公司之間),IC Rating™都能做為您有效的 標竿比較並
提供專業的改善方向。
3. 營運績效診斷:
IC Rating™藉產業標竿資料庫,更精確地找出企業需要改進之處,並讓您持續評估掌握改進的情況,加速企業價值的成
長。
4. 因應投資大眾對企業資訊透明化的需求
IC Rating™可彌補傳統財務報表的不足,讓社會大眾更瞭解公司,同時也 能為您的公司提供未來發展的策略方向。
5. 結合平衡計分卡有效協助企業提升價值
智慧資本所衡量的八大構面和平衡計分卡分成財務面、顧客面,內部程序面 及學習成長面等之策略性議題十分神
似。因此可以平衡計分卡的手法,由企業層面展開,推展至部門以及個人,訂出每一階層的工作要項,及其所應達成
的衡量的指標,來解決IC Rating所找出應強化之處,並有效提升企業之體質。

2011年2月3日 星期四

山中的韓國人

韓國人的民族性,台灣人最瞭解,由跆拳道到LCD,我們都吃了悶虧,面對他們強悍的作風,我們好像毫無對策。

本趟到尼泊爾,在加德滿都國際機場辦理入境簽證時,碰到一群台灣人,聊天時他們很驕傲的說,此趟他們全部住五星級旅館,並準備到各大文化古蹟處看看; 到加德滿都東郊Nagakot看日出時,旅館中掛滿了台灣旅行團的旗幟,其中大多是攝影的團體;到南部的國家公園保護區時,更見到一群台灣義診團的大學生義工。台灣人到尼泊爾的其實並不少。

但當我們到山中苦行時,碰到的黃種人卻全部是韓國人,最醒目的是一個學生團隊,人數約30~40人,有老師帶領,應該是高二、三的學生。早餐時看到他們正襟危坐,由學生幹部發號施令,令人驚訝的是早餐由學生扛出來時,全部是韓式的食品,這樣的後勤作業是困難而且艱鉅的。不僅是運送數量的問題,而且是在高山不能通車的地點,加上山上僅有傳統燒材的爐灶,烹煮的作業不知如何克服,又沒有看到他們聘請挑夫隨行。他們不遠千里而來,又堅持韓式的飲食,令人難以瞭解,但卻也令人佩服,他們對年輕一代所下的功夫。另外一隊則在前往藏人村時碰到,年紀較長看起來應是大學已畢業,職場上的年輕人,雖然沒有前面一隊的紀律,但他們彬彬有禮,碰到人就喊「Namaste」(尼泊爾人的How are you),頗令人有好感。

下山回到首都採購,我想探索一下到底韓國在當地的經濟影響力到底如何? 進入超市,看到販賣的餅乾幾乎全是韓國貨,機場以及街頭上則看到三星的廣告。還好安排我們本趟旅行的老闆用的是華碩的Eee PC,他也告訴我們鬧市中幾家販售登山設備的大商店,賣的登山用品很多是台灣廠商製造銷售的高級品。我這樣的觀察,尚無法分出台韓間的軒輊。

鬧市中的店家則告訴我,地理上尼泊爾三面被印度包圍,經濟幾乎為印度壟斷,因為政府缺錢以連發電廠幾乎都是印度人來租地建造。產生的電優先送回印度,剩餘部分才給尼國人民使用,這可能是他們全境缺電,也沒有所謂的工業的原因。同樣也可能是缺電,無法裝置電梯,所以連在首都最高也僅蓋到六樓,完全沒有看到摩天大樓。尼國政治不穩,經濟又殘弱,滿街都是無業的人(不能說失業,因為他們工作職缺有限,政府規定一戶僅能有一人上班),在觀光景點可看到很多不能去工作的人,在曬太陽(見照片)

但店家也說,尼國傳統上與中國關係密切,在尼國有所謂的"毛派",2007年皇朝還政於民後,毛派還曾短暫執政,他們擁有自己的軍隊。最近中國除了幫他們蓋發電廠外,也幫忙修建由首都通往西藏的高速公路。我們在各觀光景點也看到,門票的收費中國與不丹、孟加拉、巴基斯坦、印度等是同一等級的優惠。這和台灣等其他國家的收費差距是很大的。看來中國已在尼國贏得當地人民的感情,相信將來他們在經濟上也會有重大的突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