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濟附加價值的理念,被拿來做為績效管理的基礎後,經理人就被迫去考慮資金的運用效率或資產週轉率。週轉率高者代表經理人有辦法用同樣的資本額,獲得較高的營收,賺更多的錢。在高週轉率的績效指標要求下,經理人在投資設備或蓋廠房時就不敢好大喜功,投資過大的產能。經理人也會設法降低生產或服務的週期時間,因為週期越短交貨速度就越快,獲得顧客喜歡,營收更容易衝高,而且累積在生產線的在製品、存貨就越少,累積資金必然跟著少。另外負責營銷的經理人也會重視應收帳款的管理,因為應收帳款多,所需的資金就跟著多。
一般會計原則常會引導企業經理人短視,例如他們要求會計人員要把當年的研發費用打消,使會計帳呈現虧損,這種做法迫使經理人僅重視短期的利益,不敢做長期的投資。所以EVA另外一個觀念就是把R&D或者員工的教育訓練費用,當成資產而不是費用,鼓勵經理人投資未來。
EVA為經理人提供更好的資訊,可以正確的檢視企業的經濟活動,做出對的決策。但它之所以有效是因為推動EVA的企業,運用它訂出績效誘因與獎酬制度,改變組織內個人的行為。同時華爾街的投資人也使用此一系統,來選擇可以投資的企業。但筆者以為投資研發,雖看未來,但仍須謹慎,燒錢絕對不能動搖國本,還是應考慮其風險,這也許是PDMA把EVA放在其Glossary中的原因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