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的省會福州市是一個文化氣息很重的地方,清朝時福州曾是中國產生進士最多的地方。馬尾則是福州的一個區,它是中國海軍的發源地,也是中國建造船隻的第一個地方。左宗棠、沈葆楨等人創設的船政,引進了西式教育、西方科學,雖出自於愛國自強,但也為中國的現代科技奠定了深厚的基礎。
從馬尾港搭船一個半小時,就到馬祖的南竿,她是兩岸小三通的一個重要地點。馬尾區內除了港口外,也設立了「經濟技術開發區」,這是中國在沿海城市,為了引進國外資本,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所設立的經濟特區。筆者就在101年12月初,受邀到此區內的一家陸資企業演講,該公司早已將其製造工廠切割出去,另外成立一家新公司。目前公司研發部門有500多人,軟硬體工程師的比例約為3:1,營業內容與物聯網相關,產品使用在金融支付(Payment)上。
筆者第一天抵達該公司時,負責教育訓練的女士,帶我參觀該公司的展示間,並遞給我一份該公司出版的刊物,刊物封面上就登載著,「中國再出發」、「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」這些斗大的字。在刊物的內頁上也寫出該公司總裁所講的一段話:「企業只有將自主創新當成發展戰略,樹立主體意識,增加技術創新的投入,加強關鍵技術的研發,培養創新型的人才,打造自主品牌,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,才有可能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,在國際競爭中成為一支具有話語權的力量。」
該公司總裁也說:「只有敢於涉足深水的勇者,才能成為博浪的高手」、「創新需要持續的專注,把有限的資源專注在有限的領域」、「只有把行業的應用做深做透,才能對客戶的潛在需求有深刻的瞭解」、「創新要包容失敗,要堅忍不拔、要頂得住各種誘惑,掌握核心技術,才有發展後勁」,該公司就是堅持研究二維條碼及其識讀技術,成為中國唯一掌握該項技術的企業,才能呈現出高速發展的態勢。
這家企業就是由「中國製造」轉型為「中國創造」的成功範例。前往該公司前,他們告訴我目前正在銷售的產品,利潤已逐漸薄弱,希望我在成本議題上發表一些意見。我教導他們「源流創新、創新產品概念」的重要性,也告訴他們「設計的槓桿原理」,80%的產品成本在設計階段就已決定。返台前該公司總經理找我共進早餐,他說他喜歡台灣經驗,希望我能常去,把台灣經驗帶給他們。其實我心裡想,此趟是「教學相長」,我也學了很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