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18日 星期五

以機器人全面推動自動化對嗎?

全球最大相機製造商日本Canon公司發下豪語,最快要在2015年把數位相機生產全面無人化,以降低成本,並把主力工廠留在國內。報導指出,數位相機的零件附加價值高,若能把組裝主力廠放在日本,就能把具全球競爭力的零件廠商留在國內,發揮新產品從企劃階段就開始共同開發的優勢,對維持日本國內工廠以及廠商的雇用都有幫助。(2012-05-15/經濟日報)


       中國大陸富士康也曾宣佈要大量購置機器人取代人工,後來該集團又在台中精密機械園區設廠,準備自己發展機械人。同樣是自動化但富士康與CANON的出發點顯然不同,前者目的在解決缺工以及工資上漲的問題,解決問題的手段則是購置或自行開發機器人。後者推自動化雖也是解決缺工的問題,但他們的目的是留在母國,而且解決問題的方式由產品的源頭產品企劃開始,這和前者就地解決,製造現場缺工就在現場安裝機器人的方式,很不相同。

當然這可能和雙方的經營模式不同,而且工廠立地不同有關,日本有很強的零組件工業,Canon所有的關鍵零組件都可在日本國內買到,富士康在中國可能就無法這樣解決。另外富士康為代工廠,產品企劃由蘋果公司主導,當然也主導關鍵零組件的採購,因此富士康很難從企畫階段就開始與零組件工廠共同開發。但Canon為自有品牌廠,他們自然可以從源頭來與零組件廠合作推動全面自動化。

大家都知道「龍生龍,鳳生鳳,老鼠的兒子會打洞」的道理,如果蘋果給的是無法自動化的產品,令機器人再利害也是很難自動化生產的。英文 Design for Automation 的意思就是要自
動化就應由產品設計開始,日本很早期就發展出「組立性評估法」的技術,在產品設計階段就評估每一個零件自動組立的可行性,並加以改善。這是日本自動化之所以領先全世界的根本原因。

就地解決不如由源頭去解決,筆者預測Canon會後發先到,比富士康還早達成全面自動化的目標。